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网站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实务研究
打击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两高一部”发布司法解释
时间:2025-05-15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两高”《关于办理破坏黑土地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织密打击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的

刑事法网


5月6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两高”《关于办理破坏黑土地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解释》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黑土地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依据刑法、刑事诉讼法和黑土地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突出严厉打击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加强黑土地保护的决心和鲜明司法导向,切实织密打击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的刑事法网。


《解释》共14条,主要围绕办理破坏黑土地犯罪案件的司法实践难点,如罪名适用、定罪量刑标准、事实认定等作出明确。


《解释》规定了破坏黑土地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认定及入罪标准。记者注意到,《解释》对刑法第342条规定的非法占用耕地,改变被占用耕地用途,造成耕地毁坏采用整体认定模式,针对永久基本农田和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黑土地分别规定了不同的入罪门槛。对于永久基本农田,非法占用并毁坏达到“三亩”或者非法采挖黑土达到“五百立方米”的,可以入罪;对于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黑土地,非法占用并毁坏达到“六亩”或者非法采挖黑土达到“一千立方米”的,可以入罪,加大了保护黑土地的力度。


《解释》还对严重污染黑土地行为的处理作出明确,对违反国家规定在黑土地上非法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黑土地的行为,以污染环境罪定罪处罚。


此外,《解释》还规定了竞合适用规则、单位犯罪的处理、数量数额的累计计算、社会危害性的综合认定、行刑衔接以及针对耕地之外的黑土实施破坏行为的处理等内容。


最高检普通犯罪检察厅有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近年来,检察机关在办理涉黑土地等农用地案件过程中,按照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求,切实履行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等法定职能。积极探索通过综合履职等方式助力生态修复,破解公益损害“轻刑化”与损害修复“高成本”之间的矛盾。结合办案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制发检察建议,促进堵塞漏洞、建章立制。下一步,检察机关将依法严惩涉黑土地相关犯罪,进一步健全完善黑土地资源等领域行刑衔接机制,形成预防和打击破坏黑土地资源违法犯罪的合力,强化对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解读,持续加强对黑土地资源的司法保护。


发布会还发布了三件法院依法审理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体现了严惩盗挖、滥挖黑土违法犯罪行为等司法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破坏黑土地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25年3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946次会议、2025年4月11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四届检察委员会第五十一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5月6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2025年4月30日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破坏黑土地资源刑事案件

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5年3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946次会议、2025年4月1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四届检察委员会第五十一次会议通过,自2025年5月6日起施行)


为依法保护黑土地,惩治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此类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违反土地管理法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规定的非法占用耕地,改变被占用耕地用途,造成耕地毁坏:


(一)非法占用黑土地实施建房、建窑、建坟、挖湖造景等工程建设的;


(二)非法占用黑土地实施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活动的;


(三)非法占用黑土地排放污染物、堆放废弃物等造成黑土地被严重污染的;


(四)其他非法占用黑土地,改变被占用黑土地用途,造成黑土地毁坏的情形。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规定的“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


(一)非法占用并毁坏属于永久基本农田的黑土地三亩以上,或者非法占用并毁坏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黑土地六亩以上的;


(二)非法在属于永久基本农田的黑土地上取黑土五百立方米以上,或者非法在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黑土地上取黑土一千立方米以上的;


(三)非法占用并毁坏黑土地,或者非法在黑土地上取黑土,数量虽未分别达到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标准,但按相应标准的比例折算合计达到标准的;


(四)二年内曾因非法占用农用地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非法占用并毁坏黑土地,数量达到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


第二条 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非法开采属于矿产资源的黑土,符合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以非法采矿罪定罪处罚。


第三条 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黑土地,符合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以污染环境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款行为,致使属于永久基本农田的黑土地六亩以上或者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黑土地十二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实施第一款行为,致使属于永久基本农田的黑土地三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应当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四条 实施本解释第一条、第二条或者第三条规定的行为,同时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非法采矿罪或者污染环境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五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的黑土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符合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的,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妥当定罪量刑。


实施前款规定的犯罪行为,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第六条 实施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


(一)在行政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等行政处理决定后继续实施相关行为的;


(二)暴力抗拒、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三)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的。


实施前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行为,同时构成妨害公务罪、袭警罪、行贿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第七条 组织他人实施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的,应当按照其组织实施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受雇佣为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提供劳务的人员,除曾因破坏土地资源受过刑事处罚的以外,一般不以犯罪论处。


第八条 单位实施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的,依照本解释规定的定罪量刑标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定罪处罚,并对单位判处罚金。


第九条 多次实施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依法应当追诉的,或者二年内多次实施破坏黑土地资源行为未经处理的,数量、数额累计计算。


第十条 实施破坏黑土地资源的行为,在认定是否构成犯罪以及裁量刑罚时,应当综合考虑行为动机目的、对黑土地资源的破坏程度、是否积极履行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等情节,综合评估社会危害性,准确认定是否构成犯罪,妥当裁量刑罚,确保罪责刑相适应。


第十一条 对于实施破坏黑土地资源的相关行为被不起诉、宣告无罪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的行为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政务处分或者其他处分的,依法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


第十二条 对于涉案黑土地类型、面积,涉案黑土体积、数量、价值等专门性事实问题,可以依据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或者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水行政、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出具的认定意见,或者价格认证机构、国务院相关主管部门指定或推荐的机构、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出具的报告,结合其他证据作出认定。


第十三条 本解释所称“黑土地”,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第二条第二款所规定的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的相关区域范围内具有黑色或者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性状好、肥力高的耕地。


盗挖、滥挖、非法买卖前款规定相关区域的林地、草原、湿地、河湖等范围内农用地的黑土,参照本解释的规定定罪量刑。


第十四条 本解释自2025年5月6日起施行。

来源:检察日报


 
12309中国检察网
检察听证网
法律法规查询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平台
实务研究     更多>>
· 打击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两高一部...
· 【检之道】以“每案必检”推动一体抓...
· 最高检发布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检察公益...
· 【检之道】坚持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深...
· 最高检:要始终在法治框架内深化检察改革
· 检察日报社评: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
· 明年检察工作怎么抓?最高检党组用一...
· 中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
队伍建设     更多>>
· 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将初次审议检察公...
· 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负面清单 ...
· 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负面清单 ...
· 【检之道】与时俱进提升检察管理能力水平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
· 【“洪城护未”青云谱区小青柠未检】...
· 筑牢保密防线 守护检察安全 ——青云...
· 检察办案质效与考核任用挂钩,释放什...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中国政府网
人民网
新华网
光明网
正义网
中国文明网南昌站
江西文明网

地址:南昌市何坊西路358号

举报电话:0791-85202000
邮编:330001 律师接待联系QQ:1442842137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